發布時間:2019-02-23 瀏覽次數:
當前的墻布市場毋庸置疑的是刺繡產品已經成為各家的看家法寶,依靠刺繡產品提升品牌形象、提振市場銷量的企業已經涵蓋整個行業,基本上行業內企業無一例外。而且刺繡工藝也從墻布工藝點綴逐漸發展成為工藝主體,過于飽滿的花型,甚至于是比例失常的花型不斷涌現,僅僅是為了表達刺繡工藝的奢華感。盡管工藝精湛、奢華,但如此花型無疑也暴露出一種低端和劣質的審美。刺繡源自中國,是精巧而秀美的表達,當然在工藝發展過程中也承載著奢華與典雅的表現,但在工藝嫻熟的前提下,也必須依賴于花型的設計表現,兩者缺一而不可。
眾所周知,在刺繡墻布產品上市以來,因為市場的激烈競爭,降價成為了最直接的手段,筆者曾聽聞刺繡墻布成品亦出現了8元/㎡的離譜價格,自然這一類產品在工藝藝、材質等方面勢必是一再地降低要求。從此市場上充斥著刺繡產品,遍地都是,但良莠不齊。精巧秀美者有之,但為數不多;工藝精美者有之,但花型俗不可耐,這一類應是市場主流;另有的便是花型丑陋,工藝偷工減料的劣質刺繡。但不管怎么講,刺繡在當前的墻布市場中,可謂是中流砥柱,不管是提花還是印花出生的企業都不得不整合一些刺繡產品迎合市場趨勢。
但刺繡真能一直火爆下去嗎?或者說,現在主流的刺繡產品真的能一直占據主流市場嗎?筆者認為不盡然。其實消費者挑選刺繡產品的用意,有著最廣泛的中國社會認知現象,攀比或者說是“曬”。刺繡以其工藝復雜突顯其價值感,從而對滿足消費者的某種被認知的需求,但這一類現象普遍存在于80后以前人群,隨著網絡“屌絲文化”、“喪文化”等現象的不斷出現,年輕一代對家居生活的認知只是追求自由、舒適、宜居,也就是說這一代人的家才真正成為居住的“家”了,不再需要承載原先家的“展示”作用,僅僅只是居住。于是,審美、情趣、愛好以及品質感是一種全新的追求趨勢,在這種趨勢發展過程中,精巧秀美的刺繡產品依然會保持其市場,因為經典與優秀的東西從不會被時代所拋棄,但占據目前市場主流的刺繡產品,盡管繡工精美,但所表現的元素則實在不敢恭維,遑論在后續市場中能夠持續發力,于是也將勢必落入價格戰的泥潭,不能自拔。
其實目前的市場已經有不少企業開始轉而回歸到提花產品的工藝精研。目前也已出現不少精品。其實墻布在進入市場之前,直面的競爭對手就是墻紙,在材質上墻布占據了先天的優勢,但最初被詬病的就是色彩和花型。如今在花型層面墻布行業已經實現了與壁紙行業的設計資源共享,而需要攻克的就是色彩和層次的工藝表現了,在這種工藝表現上,印花工藝與提花工藝是最能實現的,而刺繡其實只是走了一條彎路,雖然這條彎路也開出了一路的鮮花,但隨著路越走越長,彎路是否能走到盡頭便成了未知數。
整個行業出發了很久,最終卻忘了我們為什么而出發。在墻布行業內,盡管刺繡產品成為了各家追捧的香餑餑,甚至部分從業者有棄提花而攻刺繡之勢,筆者認為,刺繡與提花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不應該存在此消彼長或者一家獨大的不健康態勢。慶幸的是,部分從業者已經開始重新深化對提花工藝的精研,而并沒有在刺繡競爭的汪洋大海中無法自拔。所以,刺繡還能持續火多久,真的需要市場來考驗。